双晚2021-03-06 23:35:46
B-. 她是少女、情人和艺术家,而我在经历了脆弱的纯真、盲目的欲望与忘我的痴狂后,亲眼见证了爱的幻灭。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外壳下,这本该是一个美到颓靡、悲剧到骨子里的故事,却被极差无比的节奏感彻底拖累,就连最拿手的视觉想象力也随着狂轰滥炸而逐段递减,最后只剩下疲劳。但不论如何,匠人的技艺都值得敬佩,而结尾的彩蛋正是最动人的致意。
Mr Fahrenheit2021-03-13 22:13:48
这里面的性别隐喻多到可以写一篇论文......第一个故事:玩偶=被物化的女性;妙妙眼镜=男性凝视。第三个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女德教育课:丈夫和父亲都要控制女主(的声音),反派 (obviously gay) 希望女主追求自己的声音是对男权的威胁;本想发动母亲让女主觉醒,但可惜母亲是个圣母,女主"改邪归正",牺牲自己,成全丈夫和父亲。#翻白眼翻到头晕#
冰红深蓝2021-03-07 11:47:53
【2021.3.6.美琪 4K修复版】迈克尔·鲍威尔与埃默里克·普雷斯伯格联手打造的又一部歌舞佳作,与[红菱艳]般的后台式歌舞片(实际歌舞场面不多)不同,本片是地道的歌剧型音乐片。根据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改编,素材来自德国浪漫派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的幻想小说(其中第一个故事改编自[沙人],我的译本也即将出版)。舞蹈与演唱分开(其实这也是传统歌舞片隐而不宣的惯例),在运镜、机位构图、转场、魔术表演(典型的梅里爱式电影戏法)上都十分电影化。布景华美艳丽到极致,除了第三个故事略冗长外,视听上都堪称歌舞片里的顶级享受。至爱的几个场景:蜻蜓芭蕾,木偶观众与伴舞,莫伊拉希勒一顿一顿的仿机器人舞蹈,银行窗口里点染上墨水斑迹的灰墙,身着配有白骨样钻石纹饰的一袭黑衣的施莱米尔,纵欲晚宴,五彩蜡烛变宝石。(8.5/10)
猪头妖怪2021-03-13 23:10:27
这部作品的野心比三年前的《红菱艳》还要大,把电影、芭蕾舞剧、歌剧和木偶剧四种艺术形式全部囊括其中了,确实叫人叹为观止,却也为此在叙事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三幕剧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但平心而论,只有第一幕是真正好看且有视觉冲击力的,后两幕相形之下就多少有些冗长而无趣了。
吴邪2021-03-06 18:44:13
2021英伦大师电影展。斯科塞斯在各种采访中多次提到过本片,也牵头完成了修复工作。
是电影也是芭蕾歌剧,现在看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颇有喜感。
三幕色彩,明黄深红天蓝,绚丽的层次,瞠目结舌的布景,蜻蜓点荷,像真人的木偶和像木偶的真人,如梦似幻的船歌,蜡烛变钻石的魔术,薄纱飘飞,金沙弥漫...
五十年代的特效实验,狂拽酷炫,无所不能,望而生畏,现在绿屏加后期才是真偷懒,只要画得好,要什么3D...
最后三个故事讲完,得意地敲上英国制造印章,合上了书。修复版在末尾多加了歌手和演员一一出场的谢幕彩蛋,加了掌声音轨表达敬意。
鲍威尔对斯科塞斯说过:一个导演永远不该居高临下地对待观众,不要弱智化你的电影。希望每年生日都有好电影看
Nicotinamide2018-03-18 11:29:22
玩偶晚宴,幻夜船歌,滴蜡凝珠,碎镜成影…英国史上最佳歌剧电影,将“幻”与“艳”烘托到了极致,浓墨重彩如古老魔毯上盛放的奇异花卉。三境交融,一袭白纱,幻世魔宫谁艳舞,曲终梦回人断肠。Moira Shearer的芭蕾太灵太美了
YiQiao2021-03-06 18:35:23
三星半//舞美华丽得不像话 精致巧妙 配上歌剧和芭蕾 从头到尾都漂亮//诗歌来源于痛苦的爱情 差不多就是以破碎的心滋养艺术//不得不说 做霍夫曼的女人太惨了 做美琪的后排观众也太惨了
一粒家田米2024-05-15 20:49:55
伟大的电影,完全因为他将歌剧芭蕾化、视觉化了,那么多充满奇趣的视觉元素,两三次都看不完。那么多设计,花去了多少心血呀!
UrthónaD'Mors2013-01-10 21:45:15
像是默片的处理手法,其中有部分拍摄效果处理的地方还能看到,很有意~~~思浓墨艳彩的。这个故事最后这点其实有点像是浮士德
LORENZO 洛伦佐2010-12-12 02:19:06
视觉效果非常绚丽 作为五十年代的视觉系电影 难能可贵 歌舞 芭蕾 荷兰语字幕版本 AMSTERDAM FILM MUSEUM WITH DANIEL
火娃2023-06-29 13:42:57
6/10。鲍威尔使用眼睛的隐喻阐释了技术构造视觉真实的危险:在[奥林匹亚的故事]中,青年诗人霍夫曼被发明家哄骗,戴上玫瑰色的眼镜,使他相信眼前的跳舞机器人是一个活的角色,眼镜/西洋镜和虚假且带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视觉装置,投射进影像的白日梦,霍夫曼缺乏区分自我和银幕、现实和幻觉的能力,他身穿紫衣与明黄芭蕾裙的机器人围绕一群伴舞的提线人偶在共舞,当场地需要用到台阶时,利用机器人骗钱的商人铺开地毯用一张绘图制造出台阶的幻象,供线条之上的霍夫曼抱着机器人舞步轻盈地旋转,摄影俯拍全景时将花俏和艳丽烘托到极致,最终备受争夺的机器人身体零件被拆解,说明迷恋或控制技术本身意味着毁灭的冲动。该片布景黑暗,幽闭且极度造作,薄纱、幕布、透明叠化和黑红天蓝色彩的相互渗透,在第二幕多拉贡船上女子翠绿色长头巾飘扬中达到高潮。
Wendy Zhu2021-03-07 00:05:30
太美了,美术和想象力登峰造极,Moira Shearer的芭蕾全片最佳。以及再次意识到我没办法长时间听歌剧。
Granite_花花2012-10-07 20:43:42
舞台布景很美,歌舞很美,形式很美,但是,我。。看睡了...
思考的猫2009-09-16 07:16:55
三段爱情的失之交臂,充满了想象力和瑰丽的舞台展现。
持人的摄影机2023-01-19 00:21:37
8.0/10。①诗人男主三段最终失败的爱情故事。影片全程都以各种歌舞形式演绎。②精致华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各种歌剧/歌舞段落的处理(剪辑调度运镜编排等)水平(极)高。③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太不引人入胜(问题也许是多方面的:非影像知识(各种歌剧艺术的知识)的门槛;叙事节奏拖;等),扣2分。
窈七2021-04-30 23:53:08
在大银幕上看歌剧,在剪辑特效无所不能的年代看魔术。目睹道具与舞台所打造的梦境,如亲临梅里爱时代的美轮美奂,灵动的莫伊拉、鬼魅的露德米拉都是舞台上的精灵,如果说《红菱艳》还是在借助故事将舞台魅力传播出去,那到了《曲终梦回》便真的是将镜头完全交给了演员与舞台。拿出最华美的衣衫,亮出最优美的歌喉,对着曾经辉煌的时代呼号,用最宏大舞台唱一支情怀的挽歌,用最华美的盛宴送走一个时代的荣光。
小黄豆2021-03-06 19:14:38
#英伦大师展#开始以为是歌舞片,第一次接触歌剧就被吸引了。第一幕的芭蕾真的太美太美了!!超喜欢这一段。
甘草披萨2014-10-05 22:13:34
3.5 20210306英伦展@美琪重看 与晚上的《偷窥狂》连看无比赞叹鲍威尔的多元和丰富;除了用英语来唱歌剧稍微觉得有点别扭外,感觉还是比较独特的观影体验,不仅仅是一部歌剧电影,也更是一部七十年前的奢华绚丽的视效大片,各种物理方式来制造的“特效”用心良苦;几个霍夫曼的故事相对独立,但最后每个撕去的面具背后都是相同的“魔鬼”,让这个故事集得以显示出了共同的悲剧特质;美术设计真的华丽丽,连脚趾都“镶钻”可见一斑;莫伊拉·希勒惊人精致灵巧的“机械姬”美得无法呼吸
留下来2021-03-13 22:04:17
#天山虹桥英伦大师展#音乐和舞蹈太完美了!视听享受,虽然故事没太看明白。莫伊拉·希勒还是那么美,还是《红菱艳》里的样子,舞蹈优雅,流畅!
茶渍血桃2021-03-16 02:53:54
像装在铁皮锡纸盒里的翻糖什锦饼干,美术布景瑰丽精美到极点,机械芭蕾玩偶、贡多拉船上的魔鬼情人和会唱歌剧的雕塑的女儿三大设定有种东西方传奇混搭的魔幻色彩,轻微cult之余又很古典,以及像朋友说的三个情人就是典型的男才子眼中三大类女人:任人摆布的精致玩偶、与恶魔串通的蛇蝎美人以及生理心理都很孱弱的女文青,不过毕竟是50年代的产物,还是舔舔饼干上的玫瑰糖霜就好。
我们在一九八四2023-01-22 22:31:40
戏中戏三个故事(其实加上开头算四个故事),霍夫曼线索人物,三种人生,一个是爱上玩具的芭蕾,一个出卖影子浮士德式的歌舞剧,一个爱上女歌手被医生破坏的充满希腊海边歌剧风格的悲剧。画面色彩没的说,跟红菱艳旗鼓相当,色彩饱满,真的美轮美奂!第一个玩具屋,童话色彩,女主的黄裙芭蕾舞真是太美好了,女主玩具被人破坏后,画面之露出女主还会动眼睛的头,有一种诡异之美。第二是河边因为爱情出卖影子的故事,女主动人的舞姿,魅惑的眼神,像雨中曲cyd的角色,这段最精彩的是把蜡烛变成珠宝的坏人。第三个是女孩儿一家三口被坏医生毁掉的故事。但故事性跟红菱艳相比差点意思!其实不太理解霍夫曼旁边那个由女演员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意思?霍夫曼看不到的暗恋者?最后演员表,一边是表演者,一边是配唱者,像以前的相册,太有趣了,还尊重演员!
溯2012-04-21 16:53:45
three,三番境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歌舞昇平,画面布景漂亮
江一横2024-02-23 13:32:57
船驶过剧院,装潢华丽、金碧辉煌,赝造的道具船与摄影机的关节与关节卡着齿轮在轨道里运动又提拉。随后女人从礁石般的头颅群中赤足行走,像海中升起的维纳斯。即使所观看的已经是赝品的赝品,可美仍是使人心甘情愿地沦陷于其伪造中。
宇宙2021-03-13 21:36:54
#英伦电影大师展# 天山电影院,3.3分,单纯演唱可以满分吧。第一幕颇有精巧的电影化设计和表演,这也的确是值得在大银幕观看的段落。但…… 任何一个段落都极其忠实于古(guò)典(shí)的故事与氛围、也只是歌剧/音乐剧电影的颇好实现,对我而言比相当无聊、何况三连击。
阙凝2018-05-29 16:10:36
视觉系歌剧电影,看了半小时就腻了,后面边玩手机边看,太难熬了。
听说集齐三段爱而不得的经历就可以召唤艺术家?感觉我差不多了呢。
再禁言我必卸载2024-01-05 15:58:27
这俩导演舞台剧歌舞片也把控地很好!剧情貌似《浮士德》,内容像海涅,服化道很精彩,芭蕾舞艺术很好看,喜欢!
?2023-01-19 19:49:58
虽然内容是奥芬巴赫的歌剧,但这部电影几乎完全属于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影片删去了原歌剧中几乎所有对白(这无疑会影响对情节的理解,但显然导演并不认为这很重要)而只留下音乐和唱段,这使得其节奏能时刻保持流畅和轻快,如同滑翔一般。其场景美术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尽管第三个故事略显沉闷的内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美的发挥。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掩盖不了饰演Olympia的Moira Shearer的光芒,她的表演是影片中最耀眼的部分,且没有任何理由比不过她在《红菱艳》中的发挥,出场不过十余分钟但一颦一笑皆成文章,实在是惊为天人。
阿牛2021-03-06 18:09:17
单看剧名谁能想到这是另一部爵士之王呢?睡了一觉发现还没结束,好长,第三个故事的女主角唱了40分钟,歌词一直在重复“我不能唱歌了”… 好吧,舞美应该是当年很用心的制作了,芭蕾舞也好看。加一颗星给机器人娃娃的女主,跳得真不错。#2021英伦电影大师展之2@美琪
Dust Blessur2021-03-13 22:16:05
布景非常expressionistic 展现了一个非常自恋self indulgent的诗人 模糊了theater and reality很有意思,暗示着命运的重演 但是整个故事没法让我感到一丝情感投入 歌剧的表达方式也不是我的菜
andarta2020-09-23 14:49:49
也许在50年代还不错。但代入到今日的opera或者剧场一起来看就真的很平庸了。如今的剧场已经反向引入影像做为表现元素了。这片在豆瓣好评十分多,也许是大家opera或剧场看的不够吧!另外,电影教学里有一课是教théâtre filmé的~理论上讲的话,也只是还好而已。
舌在足矣2024-07-04 09:18:58
一部真正做到将舞台搬上银幕的影片:既拍的是完完全全的歌剧、芭蕾、木偶戏,场面调度又完全是电影的
楊相機2021-03-13 21:58:28
船戏的视听很古典浪漫,但整个审美体系好过时,如坐针毡
云雾敛2022-06-20 23:45:25
更近舞台片了,摄影棚内置景被设置为情节展开中固定空间,即便更改场所,也依旧是一个设置好的舞台场域,这在第一个故事内十分清晰的展现了出来。依照好莱坞歌舞片的意识形态基础——“从美国人求偶仪式之中塑造出的一个神话”,旨在消除性别对立,最终走向家庭构建/爱情圆满的双重焦点结构,那么鲍威尔显然改造了不少,虽然依旧保留着明奈利式的繁复精致,本部已近泛滥的地步。具体调整在其转变为了单焦点叙事,赋予一种悲情蔓延的气氛,因此结局并不求完美,本片的失败成为诗人的灵感所在,《红菱艳》则成为舞台/家庭的抉择拉扯造就的悲剧,这是单一主角心境的所体现,在这点来说,英国更“艺术”。和之后悲剧向的歌舞并不同,在人物关注上,鲍威尔始终保留着单一的倾向所在,形成独个人物的情感弧线,正是这一倾斜,造就了其自我内里的挖掘。
NeonBible2021-03-06 18:19:08
2021049 美琪大戏院。影像化的芭蕾舞剧,恣意挥洒的art direction.
匣中猫2021-03-13 22:39:21
好好看也好好睡,有几段置景和镜头设计堪称每个接触相关行业的人都要看看的范中范本,但是歌剧形式很容易让人一跳再跳,但恰巧这部电影是那种适合慢慢看划重点学习的片子。第二幕比起其他段落过于灵性的感觉可能还是该幕女主摆脱了那种微妙的男性凝视,腔调拿捏得像野生珍妮的同时还轻松把“直女想讨直男喜欢于是去请教gay,结果发现gay才懂直男喜欢啥”的音乐剧理念(?)娓娓道来。顺便服装真的有几套都好棒好可以,想起初中中二时一本正经跟网友说觉得自己上辈子是英国人的少年往事了……总之4.5归4哈哈哈哈
破2021-03-06 17:58:25
Made in England. 独到歌剧电影。当然还是睡着了一下…在机器人之恋的段落。华丽得有点眼睛累。@美琪
个别人2024-06-10 06:54:48
幕间休息中讲述的故事又有幕间休息。幕间休息总共就20分钟,一帮人又喝又唱又跳,又讲了三个持续两小时的故事,敢情主角也是替身使者,掌握了念白时停的特技。
深邃2021-03-06 18:40:47
@英伦大师展 切人物大特写的时候,每一张截图都能做那种唱片店犄角旮旯里的经典唱片封面,看到就想快速翻过去。
欢乐分裂2021-03-06 18:50:26
布景美轮美奂,光影构造穿越时空,惜乎两个多小时的歌剧委实听得审美疲劳。
sheepfield2015-03-23 09:10:07
演唱还算中肯,制作方面却只顾着自鸣得意的花哨,完全无视氛围的营造和内涵的挖掘,还为了紧凑而肆意删改,对不起奥芬巴赫的良苦用心-03/21/15 at Film Forum\连口型都对不好,还能有多少意思?-08/06/15 at MoMA
staff2024-01-15 18:30:51
7/10。置景妆造奢华至极,配色明艳但不失和谐。前两幕剧情基本可以简单概括为老色批被仙人跳的一生,到最后一幕才完全聚焦于女性视角,但歌舞片演得只剩歌了也是看得人心累。个人最喜欢第一幕,木偶与真人结合的形式足够花哨吸睛,女主的核心控制能力也特别强,上发条时从瘫软演到紧绷演得很到位,我怀疑蔡明的机器人女友是从这儿得来的灵感。
cocojamboo2021-03-09 22:44:47
歌剧电影,华丽的舞美。第一个故事木偶最华丽,大爱。第二个有点聊斋。第三个有点剧院魅影的味道。
sTill-Life2021-03-13 22:00:41
充满表现主义风格的歌剧类型片,古典主义构图,好睡 / 英伦大师展@天山
tototoy2010-03-06 07:43:29
LT0072010
美丽的舞台
今天太奇妙了,两部片子的关键词都是“三个女人”!
宇宙夾縫2021-03-13 22:23:46
歌劇大拼盤,頂級舞美配以蒙太奇、多重曝光的藝術,以形式感與幻想為最高指向,眼花繚乱、异彩紛呈,歐洲戲劇舞台美學的極致濃縮呈現。
可惜節奏沒有任何控制與考量,實在太滿太臃腫,如一堵密不透風的牆,沒有留下一絲呼吸的空間。兩個小時,壓得人幾近窒息。
結尾謝幕的小創意很有趣味。
UltharF2025-01-20 03:57:32
【non-theatrical】起初完全只是被译名吸引而来(虽然信达雅只取一雅了)。中规中矩的anthology film,Michael Powell没在《红菱艳》里玩够的歌舞辅以舞台造景以及特艺七彩的伟力造就了上佳的视听效果,文本层面也同样存在可供挖掘探讨之空间,始终认为最后一个故事中反面角色对于女主角所谓的“蛊惑”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剧作者对于彼时主流创作倾向(“女德教育”云云)的某种讥讽态度,对于活跃于上世纪中叶的创作者而言能算是难能可贵
扎学家施耐庵2023-10-20 23:38:23
2023-10-20 剑桥艺术节:真的好怪啊!
VincentP2022-08-08 12:26:56
美是真的特别美的,想象力也是太丰富和天马行空了,不管是舞美、布景还是特效。但是第一个故事还挺有意思,和玩具人相爱,第二第三个故事就有点让人提不起劲来了,一直唱啊唱的也有点催眠。我感觉本来歌词就很精简了,能表达的信息就比较少,如果故事再没啥意思的话真的会变得不吸引人。
鸡头井。2014-10-15 15:41:55
Lumiere2014电影节第二片。使用technicolor技术,色彩华丽其他歌舞片无出其右。据Thelma说因为这部电影全部以歌剧形式表现,没有对白,只需要后期配音,故摄像机减去了很多不需要的负担,如收音设备等,使得它可以自由移动,甚至随着演员一起飞向。整个片子看下来,的确有很多古怪的角度,特写也较多
上林苑2012-04-21 01:59:24
鲍威尔这是一种什么美学风格呢?华丽加肮脏。音乐实在受不了,裹脚布一样的咏叹调,花腔女高音偶尔提神还行,这样从头漫到尾压力山大啊
KUMA2015-04-05 02:34:14
Avec des précédées cinématographiques intégrées à bon escient dans des décors à trompe l’œil, le duo réalisateur ne se contente pas ‘d’1 opéra filmé, faisant ainsi la sensualité dansante au centre de leur extravagance fantasmagorique. Du romantisme redéfini
stknight2020-04-19 00:04:34
这种全片歌剧的形式很大胆,不过看一会儿还行,两个多小时要全程一口气看下来还是有点难受,相较而言歌舞片还是好接受多了
夏之轻寒2021-03-14 00:55:13
1. 真歌舞剧电影,从头唱到尾。要比较习惯歌剧的人更适应这种形式;
2. 黄裙子机械娃娃即便今天看也十分新奇有趣可爱;
3. 最喜欢有一幕,同场景但不同角度的四组双人芭蕾镜头,菱形分布在画面上,这种是叫“妙妙镜”吗?就有种让我眼睛都移不开的魔力。
courageousgoo2021-03-13 21:44:35
soooo soooo cute!!!!!!! 虽然百老汇也看过opera,但是这是第一次真正get到opera的魅力。so cute!!! 不过发现这样电影的形式和真正的opera表演还是很大不同的,最大cons缺少一些表演live的感染力,而且确实声音质感不太理想;但是好的方面,可以有非常巧妙的转场,快速又角度最优化的场景变化,更放大的表演效果。好喜欢这部电影,各方面都喜欢,感谢4k修复。我想,我会记得今天看到的绚丽色彩,感谢。
Vicky 徐2010-11-27 00:15:03
超5星!太美了!怎么可以好看的那么过分的啦!!!必须趁着双休日再多看两遍!!!!!
#木鼓鼓#2021-03-11 09:05:27
3.5 一切只为视(美术)听(歌剧)和肢体(芭蕾)的经典之美。
feet2021-03-27 20:19:46
芭蕾歌剧片。讲述男主人公的三段爱情故事。从现在的观影习惯来讲,片子有些闷。不过艺术性应该不错。
热带素描2021-03-17 13:41:32
改编自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开始有点困,后面清醒了就很好看了,第一幕,霍夫曼爱上了完美的舞蹈机器人奥林匹亚,但他跟不上奥林匹亚的舞步,而机器人最终也被机械师摧毁。第二幕,霍夫曼被交际花朱丽叶塔所吸引,在魔术师和朱丽叶塔的合谋下,他的影子被偷走。第三幕,有歌唱天赋的安东尼娅是霍夫曼的恋人,肺病导致她不得歌唱,但在魔鬼医生的诱导下,她最终无法自持,一步步在欢欣的歌唱中走向死亡。1.无论是爱情还是舞蹈、歌唱甚至炫目的宝石,这些令人痴迷、引人追逐的东西既耗尽人的生命,却又是一个人成为自我的道路。2.机械师、魔术师、医生作为理性、知识的代表,与诗人霍夫曼构成了恒久的对立,合乎理性的行动使他们目标达成,却不妨碍诗性的彰显,“唯有作为审美现象,世界之此在才是合理的。”2020.03.13@天山剧院厅
曲终梦回豆瓣热评
双晚2021-03-06 23:35:46
B-. 她是少女、情人和艺术家,而我在经历了脆弱的纯真、盲目的欲望与忘我的痴狂后,亲眼见证了爱的幻灭。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外壳下,这本该是一个美到颓靡、悲剧到骨子里的故事,却被极差无比的节奏感彻底拖累,就连最拿手的视觉想象力也随着狂轰滥炸而逐段递减,最后只剩下疲劳。但不论如何,匠人的技艺都值得敬佩,而结尾的彩蛋正是最动人的致意。
Mr Fahrenheit2021-03-13 22:13:48
这里面的性别隐喻多到可以写一篇论文......第一个故事:玩偶=被物化的女性;妙妙眼镜=男性凝视。第三个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女德教育课:丈夫和父亲都要控制女主(的声音),反派 (obviously gay) 希望女主追求自己的声音是对男权的威胁;本想发动母亲让女主觉醒,但可惜母亲是个圣母,女主"改邪归正",牺牲自己,成全丈夫和父亲。#翻白眼翻到头晕#
冰红深蓝2021-03-07 11:47:53
【2021.3.6.美琪 4K修复版】迈克尔·鲍威尔与埃默里克·普雷斯伯格联手打造的又一部歌舞佳作,与[红菱艳]般的后台式歌舞片(实际歌舞场面不多)不同,本片是地道的歌剧型音乐片。根据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改编,素材来自德国浪漫派著名作家E·T·A·霍夫曼的幻想小说(其中第一个故事改编自[沙人],我的译本也即将出版)。舞蹈与演唱分开(其实这也是传统歌舞片隐而不宣的惯例),在运镜、机位构图、转场、魔术表演(典型的梅里爱式电影戏法)上都十分电影化。布景华美艳丽到极致,除了第三个故事略冗长外,视听上都堪称歌舞片里的顶级享受。至爱的几个场景:蜻蜓芭蕾,木偶观众与伴舞,莫伊拉希勒一顿一顿的仿机器人舞蹈,银行窗口里点染上墨水斑迹的灰墙,身着配有白骨样钻石纹饰的一袭黑衣的施莱米尔,纵欲晚宴,五彩蜡烛变宝石。(8.5/10)
猪头妖怪2021-03-13 23:10:27
这部作品的野心比三年前的《红菱艳》还要大,把电影、芭蕾舞剧、歌剧和木偶剧四种艺术形式全部囊括其中了,确实叫人叹为观止,却也为此在叙事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三幕剧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但平心而论,只有第一幕是真正好看且有视觉冲击力的,后两幕相形之下就多少有些冗长而无趣了。
吴邪2021-03-06 18:44:13
2021英伦大师电影展。斯科塞斯在各种采访中多次提到过本片,也牵头完成了修复工作。 是电影也是芭蕾歌剧,现在看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颇有喜感。 三幕色彩,明黄深红天蓝,绚丽的层次,瞠目结舌的布景,蜻蜓点荷,像真人的木偶和像木偶的真人,如梦似幻的船歌,蜡烛变钻石的魔术,薄纱飘飞,金沙弥漫... 五十年代的特效实验,狂拽酷炫,无所不能,望而生畏,现在绿屏加后期才是真偷懒,只要画得好,要什么3D... 最后三个故事讲完,得意地敲上英国制造印章,合上了书。修复版在末尾多加了歌手和演员一一出场的谢幕彩蛋,加了掌声音轨表达敬意。 鲍威尔对斯科塞斯说过:一个导演永远不该居高临下地对待观众,不要弱智化你的电影。希望每年生日都有好电影看
Nicotinamide2018-03-18 11:29:22
玩偶晚宴,幻夜船歌,滴蜡凝珠,碎镜成影…英国史上最佳歌剧电影,将“幻”与“艳”烘托到了极致,浓墨重彩如古老魔毯上盛放的奇异花卉。三境交融,一袭白纱,幻世魔宫谁艳舞,曲终梦回人断肠。Moira Shearer的芭蕾太灵太美了
YiQiao2021-03-06 18:35:23
三星半//舞美华丽得不像话 精致巧妙 配上歌剧和芭蕾 从头到尾都漂亮//诗歌来源于痛苦的爱情 差不多就是以破碎的心滋养艺术//不得不说 做霍夫曼的女人太惨了 做美琪的后排观众也太惨了
一粒家田米2024-05-15 20:49:55
伟大的电影,完全因为他将歌剧芭蕾化、视觉化了,那么多充满奇趣的视觉元素,两三次都看不完。那么多设计,花去了多少心血呀!
UrthónaD'Mors2013-01-10 21:45:15
像是默片的处理手法,其中有部分拍摄效果处理的地方还能看到,很有意~~~思浓墨艳彩的。这个故事最后这点其实有点像是浮士德
LORENZO 洛伦佐2010-12-12 02:19:06
视觉效果非常绚丽 作为五十年代的视觉系电影 难能可贵 歌舞 芭蕾 荷兰语字幕版本 AMSTERDAM FILM MUSEUM WITH DANIEL
火娃2023-06-29 13:42:57
6/10。鲍威尔使用眼睛的隐喻阐释了技术构造视觉真实的危险:在[奥林匹亚的故事]中,青年诗人霍夫曼被发明家哄骗,戴上玫瑰色的眼镜,使他相信眼前的跳舞机器人是一个活的角色,眼镜/西洋镜和虚假且带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视觉装置,投射进影像的白日梦,霍夫曼缺乏区分自我和银幕、现实和幻觉的能力,他身穿紫衣与明黄芭蕾裙的机器人围绕一群伴舞的提线人偶在共舞,当场地需要用到台阶时,利用机器人骗钱的商人铺开地毯用一张绘图制造出台阶的幻象,供线条之上的霍夫曼抱着机器人舞步轻盈地旋转,摄影俯拍全景时将花俏和艳丽烘托到极致,最终备受争夺的机器人身体零件被拆解,说明迷恋或控制技术本身意味着毁灭的冲动。该片布景黑暗,幽闭且极度造作,薄纱、幕布、透明叠化和黑红天蓝色彩的相互渗透,在第二幕多拉贡船上女子翠绿色长头巾飘扬中达到高潮。
Wendy Zhu2021-03-07 00:05:30
太美了,美术和想象力登峰造极,Moira Shearer的芭蕾全片最佳。以及再次意识到我没办法长时间听歌剧。
Granite_花花2012-10-07 20:43:42
舞台布景很美,歌舞很美,形式很美,但是,我。。看睡了...
思考的猫2009-09-16 07:16:55
三段爱情的失之交臂,充满了想象力和瑰丽的舞台展现。
持人的摄影机2023-01-19 00:21:37
8.0/10。①诗人男主三段最终失败的爱情故事。影片全程都以各种歌舞形式演绎。②精致华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各种歌剧/歌舞段落的处理(剪辑调度运镜编排等)水平(极)高。③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太不引人入胜(问题也许是多方面的:非影像知识(各种歌剧艺术的知识)的门槛;叙事节奏拖;等),扣2分。
窈七2021-04-30 23:53:08
在大银幕上看歌剧,在剪辑特效无所不能的年代看魔术。目睹道具与舞台所打造的梦境,如亲临梅里爱时代的美轮美奂,灵动的莫伊拉、鬼魅的露德米拉都是舞台上的精灵,如果说《红菱艳》还是在借助故事将舞台魅力传播出去,那到了《曲终梦回》便真的是将镜头完全交给了演员与舞台。拿出最华美的衣衫,亮出最优美的歌喉,对着曾经辉煌的时代呼号,用最宏大舞台唱一支情怀的挽歌,用最华美的盛宴送走一个时代的荣光。
小黄豆2021-03-06 19:14:38
#英伦大师展#开始以为是歌舞片,第一次接触歌剧就被吸引了。第一幕的芭蕾真的太美太美了!!超喜欢这一段。
甘草披萨2014-10-05 22:13:34
3.5 20210306英伦展@美琪重看 与晚上的《偷窥狂》连看无比赞叹鲍威尔的多元和丰富;除了用英语来唱歌剧稍微觉得有点别扭外,感觉还是比较独特的观影体验,不仅仅是一部歌剧电影,也更是一部七十年前的奢华绚丽的视效大片,各种物理方式来制造的“特效”用心良苦;几个霍夫曼的故事相对独立,但最后每个撕去的面具背后都是相同的“魔鬼”,让这个故事集得以显示出了共同的悲剧特质;美术设计真的华丽丽,连脚趾都“镶钻”可见一斑;莫伊拉·希勒惊人精致灵巧的“机械姬”美得无法呼吸
留下来2021-03-13 22:04:17
#天山虹桥英伦大师展#音乐和舞蹈太完美了!视听享受,虽然故事没太看明白。莫伊拉·希勒还是那么美,还是《红菱艳》里的样子,舞蹈优雅,流畅!
茶渍血桃2021-03-16 02:53:54
像装在铁皮锡纸盒里的翻糖什锦饼干,美术布景瑰丽精美到极点,机械芭蕾玩偶、贡多拉船上的魔鬼情人和会唱歌剧的雕塑的女儿三大设定有种东西方传奇混搭的魔幻色彩,轻微cult之余又很古典,以及像朋友说的三个情人就是典型的男才子眼中三大类女人:任人摆布的精致玩偶、与恶魔串通的蛇蝎美人以及生理心理都很孱弱的女文青,不过毕竟是50年代的产物,还是舔舔饼干上的玫瑰糖霜就好。
我们在一九八四2023-01-22 22:31:40
戏中戏三个故事(其实加上开头算四个故事),霍夫曼线索人物,三种人生,一个是爱上玩具的芭蕾,一个出卖影子浮士德式的歌舞剧,一个爱上女歌手被医生破坏的充满希腊海边歌剧风格的悲剧。画面色彩没的说,跟红菱艳旗鼓相当,色彩饱满,真的美轮美奂!第一个玩具屋,童话色彩,女主的黄裙芭蕾舞真是太美好了,女主玩具被人破坏后,画面之露出女主还会动眼睛的头,有一种诡异之美。第二是河边因为爱情出卖影子的故事,女主动人的舞姿,魅惑的眼神,像雨中曲cyd的角色,这段最精彩的是把蜡烛变成珠宝的坏人。第三个是女孩儿一家三口被坏医生毁掉的故事。但故事性跟红菱艳相比差点意思!其实不太理解霍夫曼旁边那个由女演员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意思?霍夫曼看不到的暗恋者?最后演员表,一边是表演者,一边是配唱者,像以前的相册,太有趣了,还尊重演员!
溯2012-04-21 16:53:45
three,三番境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歌舞昇平,画面布景漂亮
江一横2024-02-23 13:32:57
船驶过剧院,装潢华丽、金碧辉煌,赝造的道具船与摄影机的关节与关节卡着齿轮在轨道里运动又提拉。随后女人从礁石般的头颅群中赤足行走,像海中升起的维纳斯。即使所观看的已经是赝品的赝品,可美仍是使人心甘情愿地沦陷于其伪造中。
宇宙2021-03-13 21:36:54
#英伦电影大师展# 天山电影院,3.3分,单纯演唱可以满分吧。第一幕颇有精巧的电影化设计和表演,这也的确是值得在大银幕观看的段落。但…… 任何一个段落都极其忠实于古(guò)典(shí)的故事与氛围、也只是歌剧/音乐剧电影的颇好实现,对我而言比相当无聊、何况三连击。
阙凝2018-05-29 16:10:36
视觉系歌剧电影,看了半小时就腻了,后面边玩手机边看,太难熬了。 听说集齐三段爱而不得的经历就可以召唤艺术家?感觉我差不多了呢。
再禁言我必卸载2024-01-05 15:58:27
这俩导演舞台剧歌舞片也把控地很好!剧情貌似《浮士德》,内容像海涅,服化道很精彩,芭蕾舞艺术很好看,喜欢!
?2023-01-19 19:49:58
虽然内容是奥芬巴赫的歌剧,但这部电影几乎完全属于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影片删去了原歌剧中几乎所有对白(这无疑会影响对情节的理解,但显然导演并不认为这很重要)而只留下音乐和唱段,这使得其节奏能时刻保持流畅和轻快,如同滑翔一般。其场景美术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尽管第三个故事略显沉闷的内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美的发挥。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掩盖不了饰演Olympia的Moira Shearer的光芒,她的表演是影片中最耀眼的部分,且没有任何理由比不过她在《红菱艳》中的发挥,出场不过十余分钟但一颦一笑皆成文章,实在是惊为天人。
阿牛2021-03-06 18:09:17
单看剧名谁能想到这是另一部爵士之王呢?睡了一觉发现还没结束,好长,第三个故事的女主角唱了40分钟,歌词一直在重复“我不能唱歌了”… 好吧,舞美应该是当年很用心的制作了,芭蕾舞也好看。加一颗星给机器人娃娃的女主,跳得真不错。#2021英伦电影大师展之2@美琪
Dust Blessur2021-03-13 22:16:05
布景非常expressionistic 展现了一个非常自恋self indulgent的诗人 模糊了theater and reality很有意思,暗示着命运的重演 但是整个故事没法让我感到一丝情感投入 歌剧的表达方式也不是我的菜
andarta2020-09-23 14:49:49
也许在50年代还不错。但代入到今日的opera或者剧场一起来看就真的很平庸了。如今的剧场已经反向引入影像做为表现元素了。这片在豆瓣好评十分多,也许是大家opera或剧场看的不够吧!另外,电影教学里有一课是教théâtre filmé的~理论上讲的话,也只是还好而已。
舌在足矣2024-07-04 09:18:58
一部真正做到将舞台搬上银幕的影片:既拍的是完完全全的歌剧、芭蕾、木偶戏,场面调度又完全是电影的
楊相機2021-03-13 21:58:28
船戏的视听很古典浪漫,但整个审美体系好过时,如坐针毡
云雾敛2022-06-20 23:45:25
更近舞台片了,摄影棚内置景被设置为情节展开中固定空间,即便更改场所,也依旧是一个设置好的舞台场域,这在第一个故事内十分清晰的展现了出来。依照好莱坞歌舞片的意识形态基础——“从美国人求偶仪式之中塑造出的一个神话”,旨在消除性别对立,最终走向家庭构建/爱情圆满的双重焦点结构,那么鲍威尔显然改造了不少,虽然依旧保留着明奈利式的繁复精致,本部已近泛滥的地步。具体调整在其转变为了单焦点叙事,赋予一种悲情蔓延的气氛,因此结局并不求完美,本片的失败成为诗人的灵感所在,《红菱艳》则成为舞台/家庭的抉择拉扯造就的悲剧,这是单一主角心境的所体现,在这点来说,英国更“艺术”。和之后悲剧向的歌舞并不同,在人物关注上,鲍威尔始终保留着单一的倾向所在,形成独个人物的情感弧线,正是这一倾斜,造就了其自我内里的挖掘。
NeonBible2021-03-06 18:19:08
2021049 美琪大戏院。影像化的芭蕾舞剧,恣意挥洒的art direction.
匣中猫2021-03-13 22:39:21
好好看也好好睡,有几段置景和镜头设计堪称每个接触相关行业的人都要看看的范中范本,但是歌剧形式很容易让人一跳再跳,但恰巧这部电影是那种适合慢慢看划重点学习的片子。第二幕比起其他段落过于灵性的感觉可能还是该幕女主摆脱了那种微妙的男性凝视,腔调拿捏得像野生珍妮的同时还轻松把“直女想讨直男喜欢于是去请教gay,结果发现gay才懂直男喜欢啥”的音乐剧理念(?)娓娓道来。顺便服装真的有几套都好棒好可以,想起初中中二时一本正经跟网友说觉得自己上辈子是英国人的少年往事了……总之4.5归4哈哈哈哈
破2021-03-06 17:58:25
Made in England. 独到歌剧电影。当然还是睡着了一下…在机器人之恋的段落。华丽得有点眼睛累。@美琪
个别人2024-06-10 06:54:48
幕间休息中讲述的故事又有幕间休息。幕间休息总共就20分钟,一帮人又喝又唱又跳,又讲了三个持续两小时的故事,敢情主角也是替身使者,掌握了念白时停的特技。
深邃2021-03-06 18:40:47
@英伦大师展 切人物大特写的时候,每一张截图都能做那种唱片店犄角旮旯里的经典唱片封面,看到就想快速翻过去。
欢乐分裂2021-03-06 18:50:26
布景美轮美奂,光影构造穿越时空,惜乎两个多小时的歌剧委实听得审美疲劳。
sheepfield2015-03-23 09:10:07
演唱还算中肯,制作方面却只顾着自鸣得意的花哨,完全无视氛围的营造和内涵的挖掘,还为了紧凑而肆意删改,对不起奥芬巴赫的良苦用心-03/21/15 at Film Forum\连口型都对不好,还能有多少意思?-08/06/15 at MoMA
staff2024-01-15 18:30:51
7/10。置景妆造奢华至极,配色明艳但不失和谐。前两幕剧情基本可以简单概括为老色批被仙人跳的一生,到最后一幕才完全聚焦于女性视角,但歌舞片演得只剩歌了也是看得人心累。个人最喜欢第一幕,木偶与真人结合的形式足够花哨吸睛,女主的核心控制能力也特别强,上发条时从瘫软演到紧绷演得很到位,我怀疑蔡明的机器人女友是从这儿得来的灵感。
cocojamboo2021-03-09 22:44:47
歌剧电影,华丽的舞美。第一个故事木偶最华丽,大爱。第二个有点聊斋。第三个有点剧院魅影的味道。
sTill-Life2021-03-13 22:00:41
充满表现主义风格的歌剧类型片,古典主义构图,好睡 / 英伦大师展@天山
tototoy2010-03-06 07:43:29
LT0072010 美丽的舞台 今天太奇妙了,两部片子的关键词都是“三个女人”!
宇宙夾縫2021-03-13 22:23:46
歌劇大拼盤,頂級舞美配以蒙太奇、多重曝光的藝術,以形式感與幻想為最高指向,眼花繚乱、异彩紛呈,歐洲戲劇舞台美學的極致濃縮呈現。 可惜節奏沒有任何控制與考量,實在太滿太臃腫,如一堵密不透風的牆,沒有留下一絲呼吸的空間。兩個小時,壓得人幾近窒息。 結尾謝幕的小創意很有趣味。
UltharF2025-01-20 03:57:32
【non-theatrical】起初完全只是被译名吸引而来(虽然信达雅只取一雅了)。中规中矩的anthology film,Michael Powell没在《红菱艳》里玩够的歌舞辅以舞台造景以及特艺七彩的伟力造就了上佳的视听效果,文本层面也同样存在可供挖掘探讨之空间,始终认为最后一个故事中反面角色对于女主角所谓的“蛊惑”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剧作者对于彼时主流创作倾向(“女德教育”云云)的某种讥讽态度,对于活跃于上世纪中叶的创作者而言能算是难能可贵
扎学家施耐庵2023-10-20 23:38:23
2023-10-20 剑桥艺术节:真的好怪啊!
VincentP2022-08-08 12:26:56
美是真的特别美的,想象力也是太丰富和天马行空了,不管是舞美、布景还是特效。但是第一个故事还挺有意思,和玩具人相爱,第二第三个故事就有点让人提不起劲来了,一直唱啊唱的也有点催眠。我感觉本来歌词就很精简了,能表达的信息就比较少,如果故事再没啥意思的话真的会变得不吸引人。
鸡头井。2014-10-15 15:41:55
Lumiere2014电影节第二片。使用technicolor技术,色彩华丽其他歌舞片无出其右。据Thelma说因为这部电影全部以歌剧形式表现,没有对白,只需要后期配音,故摄像机减去了很多不需要的负担,如收音设备等,使得它可以自由移动,甚至随着演员一起飞向。整个片子看下来,的确有很多古怪的角度,特写也较多
上林苑2012-04-21 01:59:24
鲍威尔这是一种什么美学风格呢?华丽加肮脏。音乐实在受不了,裹脚布一样的咏叹调,花腔女高音偶尔提神还行,这样从头漫到尾压力山大啊
KUMA2015-04-05 02:34:14
Avec des précédées cinématographiques intégrées à bon escient dans des décors à trompe l’œil, le duo réalisateur ne se contente pas ‘d’1 opéra filmé, faisant ainsi la sensualité dansante au centre de leur extravagance fantasmagorique. Du romantisme redéfini
stknight2020-04-19 00:04:34
这种全片歌剧的形式很大胆,不过看一会儿还行,两个多小时要全程一口气看下来还是有点难受,相较而言歌舞片还是好接受多了
夏之轻寒2021-03-14 00:55:13
1. 真歌舞剧电影,从头唱到尾。要比较习惯歌剧的人更适应这种形式; 2. 黄裙子机械娃娃即便今天看也十分新奇有趣可爱; 3. 最喜欢有一幕,同场景但不同角度的四组双人芭蕾镜头,菱形分布在画面上,这种是叫“妙妙镜”吗?就有种让我眼睛都移不开的魔力。
courageousgoo2021-03-13 21:44:35
soooo soooo cute!!!!!!! 虽然百老汇也看过opera,但是这是第一次真正get到opera的魅力。so cute!!! 不过发现这样电影的形式和真正的opera表演还是很大不同的,最大cons缺少一些表演live的感染力,而且确实声音质感不太理想;但是好的方面,可以有非常巧妙的转场,快速又角度最优化的场景变化,更放大的表演效果。好喜欢这部电影,各方面都喜欢,感谢4k修复。我想,我会记得今天看到的绚丽色彩,感谢。
Vicky 徐2010-11-27 00:15:03
超5星!太美了!怎么可以好看的那么过分的啦!!!必须趁着双休日再多看两遍!!!!!
#木鼓鼓#2021-03-11 09:05:27
3.5 一切只为视(美术)听(歌剧)和肢体(芭蕾)的经典之美。
feet2021-03-27 20:19:46
芭蕾歌剧片。讲述男主人公的三段爱情故事。从现在的观影习惯来讲,片子有些闷。不过艺术性应该不错。
热带素描2021-03-17 13:41:32
改编自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开始有点困,后面清醒了就很好看了,第一幕,霍夫曼爱上了完美的舞蹈机器人奥林匹亚,但他跟不上奥林匹亚的舞步,而机器人最终也被机械师摧毁。第二幕,霍夫曼被交际花朱丽叶塔所吸引,在魔术师和朱丽叶塔的合谋下,他的影子被偷走。第三幕,有歌唱天赋的安东尼娅是霍夫曼的恋人,肺病导致她不得歌唱,但在魔鬼医生的诱导下,她最终无法自持,一步步在欢欣的歌唱中走向死亡。1.无论是爱情还是舞蹈、歌唱甚至炫目的宝石,这些令人痴迷、引人追逐的东西既耗尽人的生命,却又是一个人成为自我的道路。2.机械师、魔术师、医生作为理性、知识的代表,与诗人霍夫曼构成了恒久的对立,合乎理性的行动使他们目标达成,却不妨碍诗性的彰显,“唯有作为审美现象,世界之此在才是合理的。”2020.03.13@天山剧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