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熙2008-06-16 20:59:20
七年前大一时期的影展,周围的人昏昏欲睡,我记得女人和电影都很美,最后她失足掉入了河中
眠去2011-06-19 19:26:36
奥利维拉果然聪明,前半部分让我以为是改编福楼拜,却原来emma早已被流言蜚语定型为“little bovary”。这让我陷入悖论,福楼拜之后,每个读过bovary的女子是否介意自己成为bovary,或者说bovary是否具备警戒作用,女子是否有意或无意的重蹈覆辙。anyway,每个叫emma的女子都有着奇怪的命运。
欢乐分裂2010-11-21 21:52:47
片虽长倒也不闷,旁白叙述分解了冗长感。虽然此艾玛不是艾玛·包法利,但结局的一定相似性仍大有深意。
NanSLi2022-02-10 19:03:21
门内世界的警告。不敢断定默不作声地用餐的人是否都有实体,所以即便想去窥探他们,也只能躲在门缝后。想象着自己的瞳孔是一部相机:偷偷将光线透进漆黑的房间 拍下世界的局部。喜欢一些还没来得及开始的动作——比如,手搭在另一只手上轻抚着,以及吞咽红酒的全过程。更不敢去靠近:生怕这世界刚形成,就崩解了。
持人的摄影机2022-05-09 12:14:28
8.5/10。①女主为了家庭/家族被迫娶了两倍于她年龄的丈夫(她爸朋友),他尊敬她但她始终不爱他,于是她在外不断地另找一些情人去短暂地填补内心空虚,直到最终意外身亡。②静谧中带着淡淡的忧郁的诗意氛围的营造:缓慢克制的表演/剪辑/叙事节奏;固定或缓慢的运镜;虽有点暗但却不乏诗意之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舒适的音响;大量介绍剧情与角色心理的沉缓而诗意的第三人称旁白(制造抽离感淡化情绪,从而让悲伤与诗意这两种情绪能更好地融合。不过这种抽离也导致情绪浓度被削减);舒缓平静的配乐。③时长太长,把诗意拖成了疲累,扣1分。
糖罐子.2018-12-09 13:02:21
年度十佳候选:奥利维拉代表作。1.影片以画外旁白引导故事进展再现福楼拜小说的叙述方式,并通过人物间的互动关联及人物本身所代表的指喻象征重新解构作者的创作思路。影像与文本的互辅相成及导演对多元艺术糅合的娴熟驾驭(极富油画质感的艳丽色彩拼接、繁变却有条理的哲思对白编排加之悦耳动听的肖邦钢琴配乐)赋予《亚伯拉罕山谷》于一般文学改编电影难以企及的高度。2.两处预示命运节点的固定长镜/画框内突显视点的虚焦处理。3.爱玛的一生是自我觉醒与探索的精神之旅,从最初的不谙世事到知晓、找寻、利用并最终走向毁灭,即使短暂亦不曾停歇,与聋哑女仆的回避/观望构成一体两面,拥抱便是和解。4.最美段落:幽蓝夜色的独处。这一刻,她起始了遵循本心的诗意人生。5.“活着不是为了幸福,是为倾听彼此的需求。”(9.5/10)
momo2021-07-02 07:59:47
有点好玩,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幸福的拉扎罗》,都像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的人;1993年的电影,故事时间模糊不清,要不是主角的女儿长大后穿了现代的外套,说1933年也不违和。有些地方又有点《楚门的世界》,人物被局促狭隘的环境操纵,才做出失去现实感的行为。葡萄牙风情比起法国和意大利的精致,自然而古朴,给人清新之感。
奥利2016-05-08 19:48:40
【草莓主竞赛/金草莓奖】奥利维拉精美准确的构图和调度自不用多说,文学式旁白与之相得益彰,最可贵的是形式与内容还能相衬完美。迷恋虚幻而衍生并不断膨胀的欲望萦绕其中,艾玛通过角色扮演来平衡现实与探寻自我,试图操控命运却最终还是被命运操控。但这也像每个人的人生一般,一旦作出自己内心的选择,便也不再遗憾后果。【1993十佳No.1】
山中的Annie2022-05-27 11:35:50
漫长的三个多小时,太难看了!全程靠画外音推进……完全是被海报欺骗了……
xīn2016-10-30 22:42:40
资料馆2016.10.30.4:30pm 在这样长的篇幅里,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某种生命之流,文学化的述说勾描与画面中人物的言说行动的微妙关系,挑拨着我们按捺不住的情欲、赞叹和遗憾。爱玛那样的迷人空洞、无法填补,扰动着整个向内封闭的环境。生命力量的唤起与压抑在影片中都极为突出,但所布设出的却是牢笼。
空白岸2024-04-01 01:59:47
HKIFF#2 深受震撼。每一颗固定镜头都仿佛已经在它此刻的位置上驻留了无穷的时间,它不曾移动分毫的视角、边框、焦点,都带着一股物质的惰性,光与运动从来只是经过,而不是被攫取。电影似乎想要我们去发现它的人工性:那些由于固定镜头所带来的构图失衡、虚焦,以及无比锐利的单声道音效、旁白和重复的配乐。当镜头第无数次对准峡谷,我们期待着一艘游艇再度划过时,一列火车魔法般地出现在山崖的缝隙中,带着全部的画外和历史,而这个镜头似乎早在第一次架在此处时就已经在期待它的出现了(或者说,这个镜头本身就意味着它需要拍摄比影片所呈现出的这段画面更加长久的时间,这种等待赋予了这列火车以平等的物质性)。我们知道电影中的历史总是被虚构的,它无法被拍摄,但奥利维拉却让我们看到电影本就是带着它自身全部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Juneau2011-12-20 23:33:53
长度决定了可以无限拉长的细节,絮絮的话外音是故意的文学(甚至是文学腔)化,色彩及质地、人物神情及谈吐,恍若重回19世纪,实际是,包法利夫人——这个词已经滥掉了,在20世纪可能的命运。
SaturnianAir2016-10-30 20:16:13
太长了,好看是好看的,就是真的太长了,我期间至少换了一百五十个姿势才捱完,真的太长了,就好像一个来自一百年前的老幽灵凑在你耳边唠了四个小时过去的事情那样长,所以怒打三星了,再看下去可能视网膜要脱落的
寒枝雀静2024-07-31 05:42:09
C / 喜欢那些把动作切断又相接的袒露时刻。但总体仍然是:勉强能感受,完全不理解。
大宸2011-03-04 00:13:20
应该是奥里维拉作品中比较差的吧,故意把影片拉到3个小时长度,几段古典配乐来得无精打采,摄影、运镜、调度都不出彩,这导演挺平庸的...
2024-03-31 23:47:56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但拍摄女主的镜头美达到了一种当拍摄别人的镜头一般时 都会出现不适感 但不得不说再美的镜头当搭配上剧烈的大脑活动 进入第三小时的电影晕眩感不可避免 不过前半部分的旁白似乎可以辩解 去除它电影的形式不會如此统一 甚至可能要进入第四个小时 结尾的镜头让坡脚特征存在合理 坡脚行走宛如漂浮 不存在于世间
迷宫中的站起来2019-10-05 21:52:58
★★★★★影史级别。有一千种把酒从瓶子倒进杯子的方式,奥利维拉选择了最高贵的一种:把酒一点、一点地倒出来。像流淌的河水,像涓涓细流。从人物“唱”出第一句台词开始,就与繁复的旁白构成电影庞大的音乐体系。
❤sissy❤2007-12-25 01:15:00
杀了我也不承认这女的是决世美女!!
希尼莫2021-10-03 09:44:46
中字找崩溃了,最后还是得是古早心中的阳光字幕组哈哈哈,为了中字,片源忍了。
微分流形2016-10-31 00:42:26
高度文学化、寓言化,摄影和构图赞绝。是一场女性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的精神之旅,终点通向毁灭。从深闺中的不谙世事,到对自己美貌的自知,到嫁为人妇对爱的渴望,再到探索爱的意义和美的价值,利用美探寻爱是她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聋哑仆人构成一体两面,互相拥抱似最终达成的某种和解
7级残废2015-01-05 18:48:14
充满诗意和哲学气息的独白将电影勾勒出一种古典文学气质之中。大量的独白根据画面和事件来阐述女主的内心,情绪,观点,以及剧情的补充和说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表现方式外加哲学理论式的文本与影像结合颇有法国左岸派的意思。
白斬糖2021-07-08 03:51:10
奥利维拉为我们留下了这个世界上在他的双眼之外不可能现身的影像,是因为那些本该驱动作品完成的意志,那些面向着现实的死亡而产生的急救欲在他这里不仅荡然无存,而且被有意倒置了。在一般的情况下,濒死的现实通过拍摄而以物质形式被永恒地留存,但在奥利维拉这里,是濒死的双眼通过拍摄已死的现实,而确认了两者相似的至福。女人的美是死亡的符号,因为它不容置疑地通向想象,通向对人类生活的藐视,Ema在男人间所向披靡,因为它公开地给予了男人们死亡的理由。安吉里卡是一具尸体,相机是一座棺材,一个幽魂因此得以介入现实之中,却站在时间之外。一切都在他的摄影机前高速地流失,却没有人会把这视为失败,因为对于一个死者来说,消失不是终结,回声才是开始;而亚伯拉罕山谷是一首绝对的音乐,它的美就在于它无处残留。
Pincent2021-11-27 16:56:17
9.4 关于面孔、目光、波动的情绪,关于鲜花、绘画和古典乐...以及美其本身,并以争议的方式经由美而折射出难以为世俗传统所定义的人类复杂性。爱玛当然有被对位于笼中鸟也如唱歌动听的夜莺。美丽总伴有哀愁和死亡气息,如同月亮也如被定格于旧照片里,美丽的眼睛盯久了也会变得僵硬、空洞,如同直视黑猫或蒙娜丽莎,爱玛身上当然也有一定的反抗性(毕竟黑猫被用来砸动了摄影机)。奥利维拉的电影总是关于旧时代的消亡,后半段会看到现代之物的入侵和欧洲文明的没落(连歌剧也面临消亡)。而山谷和河流总像一个不变之物,即使画外音在叙述着一切,但镜头还是停留在那个河边的远景。
btr2024-04-09 01:32:41
#HKIFF 修复版的色彩太美了。这个Ema比福楼拜的更厉害,「Rose」的原意是被风吹动时的摇摆,而Ema有「一颗摇摆不定的心」。
TWY2021-08-27 00:40:59
只有在电影里,鲜花永不凋零,但是时间... 只有奥利维拉拍摄了没有时间、没有历史的电影,欧洲(电影)史的最后一棒交给了他,于是他镜头下的一切都像不知道身处在哪个年代一般(贝多芬的,德彪西的,或许仍旧是巴赫的?),因为所有的房屋都早已是废墟,只留下鬼影和絮语,但那是多么优美的废墟、鬼影和絮语,以及被幻化为“没有面孔的眼睛”的——艾玛、永远的洗衣工和猫咪。
Ada的B计划2018-12-07 23:59:24
90s十佳。隽永,诗意的音乐性电影,更加认定了奥利维拉和科斯塔”殊途同归“的共性。叙事的完成简直是锦上添花嘛。不过依然有两场戏太干巴巴
雕刻时光2024-03-31 23:46:17
第48届香港电影节第12场。210分钟4k修复版,尽管有着三个半小时的时长,但想要详尽的展现一个女人的各个阶段,并且大量的旁边叙事,显得非常流水账。影像有一种一板一眼的精致。
Lies of Lies2021-08-21 14:28:49
Emma总在拒绝定义,拒绝贤妻良母,拒绝“包法利夫人”,拒绝文化,但也拒绝空洞。像鸟一样,我们不知道她的智慧有多少。
小斑2012-10-21 06:43:23
207分钟太长,旁白简直有完没了,拖垮了其他一切电影语言。女主角眨眼次数过频——演“美之本身“的大忌。台语生硬拗口,露骨到好几段类似于表白说教。让演员对着镜头做戏拉大正面还是挺好玩的。间有小(冷)幽默。不然姐怕真睡死过去 了。
GA2016-10-30 20:11:00
在欧洲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镜子、镜子,漫长的时间里有很多块镜子;女人的腿,情欲的象征;关于性别的讨论,有的很有趣,让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言论……然后,清楚地记得,我睡了三小下
西卡里奥2020-02-22 18:39:01
山谷像一处力场慑住人们,将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都集中外化地展现在这片场域。得益于旁白的填补,运用眼神对视(人物间对视、对镜头的对视),使得即便作为符号的能指人物都可以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与主动,充盈了整个“山谷系统”。旁白与音乐也持续带动牵引着故事发展,提供系统元素前进动力。看过的运用旁白和古典乐最好的电影之一。
火娃2013-08-21 18:14:30
6.0/10。这电影就跟女主角一样:明明长相一般却被人说得有多好似的,不过偶尔流露出独特气质罢了。前100分钟多少是部舒坦的流水帐,后面则完全疲态尽显,配乐很棒、旁白特棒,但这种电影一旦被无限拉长就从好片沦为次片了。
失意的孩子2016-07-25 20:52:27
7.3/10 【203min】其实不算特别长,但当你发现你需要几分钟几分钟熬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一粒家田米2023-03-24 21:24:08
像是一部文学名著的插图,为文学增添了深度和观赏性。15年前我真的看不懂,这个葡萄酒小镇中的任性美女,变成了红颜祸水,你就明白为什么说社会大染缸厉害了
与碟私奔2018-07-23 12:55:53
【补標】看过DVD补標新看
2021-6-5下载DVD画质重新拉片再看
204分钟 Ⅰ,Ⅱ两部106分钟+98分钟
haihai2023-08-16 20:19:24
实在欣赏不来,女主和其他剧中人都像木头人,行动迟缓、表情呆滞,剧情也毫无吸引力,又臭又长,完全就像个催眠文学剧,上部看了一半受不了弃片。比英国拍的文学名著迷你剧差太多太多了。
楊相機2020-02-13 22:22:37
融合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和《一顆簡單的心》,雖然愛瑪是主線,但女僕的大量留白更動人。太喜歡愛瑪和女僕最後的擁抱,兩個極端的相惜。
Cloud-D-Zoro2017-05-18 15:08:53
古典雅致,娓娓道来。美貌对于女人来说总是会引起争议的。他们为何总叫我小包利法夫人?
Samurai2024-01-23 20:20:09
旁白贯穿始终,总在描述爱玛的美貌让人厌烦。一个女人的情史三个半小时实在太冗长了
別有用心美少女2024-05-23 17:34:45
2024 HKIFF AC DCP 4K restored 28$ 港譯:亞伯拉罕谷 我在cimema看過的超長篇+1
Typical narration film 畫外音實在令我頭痛♀️♂️
本作敘述機制源於淡薄感情對上濃烈性慾之衝突,主線從本家屋子之後到度假屋子中反覆移動,交通工具全被過渡遠景取代,唯一享有速度的是快艇(非常文學式的性高潮隱喻),若以空間上鏡頭語言而言,大概每一片柔焦過度到度假屋外的湖泊就在equal情慾,碼頭與草坪欣欣向榮,Emma的每一個男人面對性與人生總是假借Emma外貌之美勾引之意隱匿自身,恍似一個完全沒有任何主觀能動性之人,每一次都不戰而降,與其相反Emma的美與情慾主張像沾水後上岸不介意沾上砂礫與塵土的腳,每一步彰顯靈動與熱情自由與奔放
丁一2009-03-24 06:26:40
包法利夫人,幽居在空谷,在谷泉不清,出谷水亦浊
FrozenElsa2016-07-04 17:38:55
【7.9】三个多小时的时长其实看的还挺舒服的,但是就是拍的太古典,文艺过头了,像一部大型的文学改编电视剧,基本没有镜头语言,全是固定机位拍摄。原来以为又是一部包法利夫人的改编作品,后来才发现错了。更像是描写一个读过包法利夫人的女生的作品。森微娜绝对绝对的女神!!眼神无敌秒杀一切!
神仙鱼2024-04-02 02:20:54
这种美才能称得上惊为天人。//第一部奥利维拉
嘟嘟熊之父2021-08-31 16:27:47
一眼万年,空洞的目光是因为尝尽了泪珠。在世皆不易,让我们继续排完这场戏。
霸王吃3050岚2024-04-09 09:53:54
203分钟导剪版4K修复,极致的享受,一切都在消逝的年代,现代性降临的夜晚,20世纪最后的古典与美丽,隽永悠长,回荡在亚伯拉罕山谷,每一刻都值得凝神静视。爱情是什么,永远在时空转瞬即逝的路口。
栗子酱2024-04-01 03:00:17
#HKIFF2024 能意识到拍得真的很好,但是观感实在是相当折磨,虽然这么比不太好,但这部电影仍是和《苔丝》相似的价值观去拍女性。意识成长的过程拍得相当有趣,裹挟在各式各样的“凝视”之中,而当成长结束,聚焦于男性各式各样丑恶嘴脸又着实让整个片子乏味至极,近乎于一种行为艺术。
遗失了发夹2024-02-24 15:28:42
语言无法形容你的美。这是一个庞大的故事,借一个女人的挣扎来表现世间悖论。“公正由惩罚维持,荣誉需要权利维持,高尚由傲慢维持,民主由独裁维持。人类是罪恶根源,文明是世界的退化,人类是世界上的瘟疫”
贵久2023-10-23 17:23:41
本质还是话痨片,把爱-欲-婚-性分别撒入一个女子的一生,此艾玛非包法利夫人,她可以随意撩拨身边每个男性的情欲,但却一个也不爱,这次“无爱的包法利”不再以悲剧叙事呈现,奥利维拉呈现的是“用男人的方式讲述的女人”,艾玛情感上的无所着陆与情欲上的旺盛,赋予了她各段关系中的上位与主动,男性反过来被她的美貌带来的欲望所支配,但又不可能甘为人后,让全片成为在山谷这个固定封闭场所内,脱离现实讨论,纯粹的男女性之间情感游戏的争夺、揶揄与对弈,最终艾玛之死,穿过童年,是奔向了自己。影片在既有的文本上,提升了一个形象更完整的艾玛,腿上残疾对应了最后落水,又隐喻了完美的不存在,是现实的落脚点。画面之美与女主的美貌分不清谁更吸睛,只是影片最重要的电影语言是旁白,甚至带引导和解释,配上这要命的时长,还是爱不起来。
难别箱舟2024-01-03 19:50:44
完整流畅,旁白叙事主导,情绪较平淡,鲜花植物山谷的地理展现很切题,森微娜确实如片中所描述的那般美的不可方物
影迷的自我修养2016-04-02 09:17:02
温柔的镜头,舒缓的配乐,浓郁的文学气息,红颜让男人倾倒,让女人嫉妒,让自己薄命
峰峰峰峰2015-08-05 00:05:28
文字画面两相宜,文艺的我内出血。奥利维拉的电影轻轻松松就能降服一大群洋洋自得的文艺笨蛋.....
toolass2016-10-30 20:43:20
2016/10/30 能把偷情拍得这么优雅古典贵族气质,也是没谁了……16:30@资料馆
字母君2021-07-31 11:22:58
站着不动就能制造车祸的女人,微笑着穿过窗帘——古典的魅惑。
seamouse2024-03-31 23:51:17
只有电影节的强制环境,才能在当下让人看完这个文学剧本诵读的现代包法利吧
非了2012-07-09 00:49:43
比《弗兰西斯卡》要好得多。结尾部分画面给出艾玛的死亡经过,解说介绍了卡洛斯的死亡过程,相映成趣。
映桑子2024-04-01 00:13:45
我品味差大众化还不懂欣赏艺术我来骂好吧。HKIFF看3个小时又20分钟版真是感觉是班也没那么难上了牢也没那么难坐了递给我根烟我也就抽了,国产剧评有一句话叫演技不够旁白来凑,这部可能就是表现不够机位变化不愿意动旁白来凑。不过其实想说一开始用男性旁白我就不可能不以对抗意识来审视这个作品,何况你还拿旁白贯穿全程,是觉得男性冷静的嗓音可以当大家“隔着冷静的距离”吗。放到上映年代值得高分但是现在看我不好说,我只觉得我的天才女友的旁白也不让人觉得感性或身体,此外表现女人性解放就是这个人主动用男性视角塑造改造自己的感觉也很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可能男声旁白害的吧,就这样吧,没打一星是因为画面还是值得一星的。女主按理来说经过人生20年了,妆造就变了一次烟熏而已
矢炎宜2021-10-05 11:07:59
贯穿全片的文学化旁白让人略不习惯和跳戏,和《包法利夫人》文本的互涉,再次要问什么要杀死艾玛?
亚伯拉罕山谷豆瓣热评
粟熙2008-06-16 20:59:20
七年前大一时期的影展,周围的人昏昏欲睡,我记得女人和电影都很美,最后她失足掉入了河中
眠去2011-06-19 19:26:36
奥利维拉果然聪明,前半部分让我以为是改编福楼拜,却原来emma早已被流言蜚语定型为“little bovary”。这让我陷入悖论,福楼拜之后,每个读过bovary的女子是否介意自己成为bovary,或者说bovary是否具备警戒作用,女子是否有意或无意的重蹈覆辙。anyway,每个叫emma的女子都有着奇怪的命运。
欢乐分裂2010-11-21 21:52:47
片虽长倒也不闷,旁白叙述分解了冗长感。虽然此艾玛不是艾玛·包法利,但结局的一定相似性仍大有深意。
NanSLi2022-02-10 19:03:21
门内世界的警告。不敢断定默不作声地用餐的人是否都有实体,所以即便想去窥探他们,也只能躲在门缝后。想象着自己的瞳孔是一部相机:偷偷将光线透进漆黑的房间 拍下世界的局部。喜欢一些还没来得及开始的动作——比如,手搭在另一只手上轻抚着,以及吞咽红酒的全过程。更不敢去靠近:生怕这世界刚形成,就崩解了。
持人的摄影机2022-05-09 12:14:28
8.5/10。①女主为了家庭/家族被迫娶了两倍于她年龄的丈夫(她爸朋友),他尊敬她但她始终不爱他,于是她在外不断地另找一些情人去短暂地填补内心空虚,直到最终意外身亡。②静谧中带着淡淡的忧郁的诗意氛围的营造:缓慢克制的表演/剪辑/叙事节奏;固定或缓慢的运镜;虽有点暗但却不乏诗意之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舒适的音响;大量介绍剧情与角色心理的沉缓而诗意的第三人称旁白(制造抽离感淡化情绪,从而让悲伤与诗意这两种情绪能更好地融合。不过这种抽离也导致情绪浓度被削减);舒缓平静的配乐。③时长太长,把诗意拖成了疲累,扣1分。
糖罐子.2018-12-09 13:02:21
年度十佳候选:奥利维拉代表作。1.影片以画外旁白引导故事进展再现福楼拜小说的叙述方式,并通过人物间的互动关联及人物本身所代表的指喻象征重新解构作者的创作思路。影像与文本的互辅相成及导演对多元艺术糅合的娴熟驾驭(极富油画质感的艳丽色彩拼接、繁变却有条理的哲思对白编排加之悦耳动听的肖邦钢琴配乐)赋予《亚伯拉罕山谷》于一般文学改编电影难以企及的高度。2.两处预示命运节点的固定长镜/画框内突显视点的虚焦处理。3.爱玛的一生是自我觉醒与探索的精神之旅,从最初的不谙世事到知晓、找寻、利用并最终走向毁灭,即使短暂亦不曾停歇,与聋哑女仆的回避/观望构成一体两面,拥抱便是和解。4.最美段落:幽蓝夜色的独处。这一刻,她起始了遵循本心的诗意人生。5.“活着不是为了幸福,是为倾听彼此的需求。”(9.5/10)
momo2021-07-02 07:59:47
有点好玩,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幸福的拉扎罗》,都像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的人;1993年的电影,故事时间模糊不清,要不是主角的女儿长大后穿了现代的外套,说1933年也不违和。有些地方又有点《楚门的世界》,人物被局促狭隘的环境操纵,才做出失去现实感的行为。葡萄牙风情比起法国和意大利的精致,自然而古朴,给人清新之感。
奥利2016-05-08 19:48:40
【草莓主竞赛/金草莓奖】奥利维拉精美准确的构图和调度自不用多说,文学式旁白与之相得益彰,最可贵的是形式与内容还能相衬完美。迷恋虚幻而衍生并不断膨胀的欲望萦绕其中,艾玛通过角色扮演来平衡现实与探寻自我,试图操控命运却最终还是被命运操控。但这也像每个人的人生一般,一旦作出自己内心的选择,便也不再遗憾后果。【1993十佳No.1】
山中的Annie2022-05-27 11:35:50
漫长的三个多小时,太难看了!全程靠画外音推进……完全是被海报欺骗了……
xīn2016-10-30 22:42:40
资料馆2016.10.30.4:30pm 在这样长的篇幅里,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某种生命之流,文学化的述说勾描与画面中人物的言说行动的微妙关系,挑拨着我们按捺不住的情欲、赞叹和遗憾。爱玛那样的迷人空洞、无法填补,扰动着整个向内封闭的环境。生命力量的唤起与压抑在影片中都极为突出,但所布设出的却是牢笼。
空白岸2024-04-01 01:59:47
HKIFF#2 深受震撼。每一颗固定镜头都仿佛已经在它此刻的位置上驻留了无穷的时间,它不曾移动分毫的视角、边框、焦点,都带着一股物质的惰性,光与运动从来只是经过,而不是被攫取。电影似乎想要我们去发现它的人工性:那些由于固定镜头所带来的构图失衡、虚焦,以及无比锐利的单声道音效、旁白和重复的配乐。当镜头第无数次对准峡谷,我们期待着一艘游艇再度划过时,一列火车魔法般地出现在山崖的缝隙中,带着全部的画外和历史,而这个镜头似乎早在第一次架在此处时就已经在期待它的出现了(或者说,这个镜头本身就意味着它需要拍摄比影片所呈现出的这段画面更加长久的时间,这种等待赋予了这列火车以平等的物质性)。我们知道电影中的历史总是被虚构的,它无法被拍摄,但奥利维拉却让我们看到电影本就是带着它自身全部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Juneau2011-12-20 23:33:53
长度决定了可以无限拉长的细节,絮絮的话外音是故意的文学(甚至是文学腔)化,色彩及质地、人物神情及谈吐,恍若重回19世纪,实际是,包法利夫人——这个词已经滥掉了,在20世纪可能的命运。
SaturnianAir2016-10-30 20:16:13
太长了,好看是好看的,就是真的太长了,我期间至少换了一百五十个姿势才捱完,真的太长了,就好像一个来自一百年前的老幽灵凑在你耳边唠了四个小时过去的事情那样长,所以怒打三星了,再看下去可能视网膜要脱落的
寒枝雀静2024-07-31 05:42:09
C / 喜欢那些把动作切断又相接的袒露时刻。但总体仍然是:勉强能感受,完全不理解。
大宸2011-03-04 00:13:20
应该是奥里维拉作品中比较差的吧,故意把影片拉到3个小时长度,几段古典配乐来得无精打采,摄影、运镜、调度都不出彩,这导演挺平庸的...
2024-03-31 23:47:56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但拍摄女主的镜头美达到了一种当拍摄别人的镜头一般时 都会出现不适感 但不得不说再美的镜头当搭配上剧烈的大脑活动 进入第三小时的电影晕眩感不可避免 不过前半部分的旁白似乎可以辩解 去除它电影的形式不會如此统一 甚至可能要进入第四个小时 结尾的镜头让坡脚特征存在合理 坡脚行走宛如漂浮 不存在于世间
迷宫中的站起来2019-10-05 21:52:58
★★★★★影史级别。有一千种把酒从瓶子倒进杯子的方式,奥利维拉选择了最高贵的一种:把酒一点、一点地倒出来。像流淌的河水,像涓涓细流。从人物“唱”出第一句台词开始,就与繁复的旁白构成电影庞大的音乐体系。
❤sissy❤2007-12-25 01:15:00
杀了我也不承认这女的是决世美女!!
希尼莫2021-10-03 09:44:46
中字找崩溃了,最后还是得是古早心中的阳光字幕组哈哈哈,为了中字,片源忍了。
微分流形2016-10-31 00:42:26
高度文学化、寓言化,摄影和构图赞绝。是一场女性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我探索的精神之旅,终点通向毁灭。从深闺中的不谙世事,到对自己美貌的自知,到嫁为人妇对爱的渴望,再到探索爱的意义和美的价值,利用美探寻爱是她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聋哑仆人构成一体两面,互相拥抱似最终达成的某种和解
7级残废2015-01-05 18:48:14
充满诗意和哲学气息的独白将电影勾勒出一种古典文学气质之中。大量的独白根据画面和事件来阐述女主的内心,情绪,观点,以及剧情的补充和说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表现方式外加哲学理论式的文本与影像结合颇有法国左岸派的意思。
白斬糖2021-07-08 03:51:10
奥利维拉为我们留下了这个世界上在他的双眼之外不可能现身的影像,是因为那些本该驱动作品完成的意志,那些面向着现实的死亡而产生的急救欲在他这里不仅荡然无存,而且被有意倒置了。在一般的情况下,濒死的现实通过拍摄而以物质形式被永恒地留存,但在奥利维拉这里,是濒死的双眼通过拍摄已死的现实,而确认了两者相似的至福。女人的美是死亡的符号,因为它不容置疑地通向想象,通向对人类生活的藐视,Ema在男人间所向披靡,因为它公开地给予了男人们死亡的理由。安吉里卡是一具尸体,相机是一座棺材,一个幽魂因此得以介入现实之中,却站在时间之外。一切都在他的摄影机前高速地流失,却没有人会把这视为失败,因为对于一个死者来说,消失不是终结,回声才是开始;而亚伯拉罕山谷是一首绝对的音乐,它的美就在于它无处残留。
Pincent2021-11-27 16:56:17
9.4 关于面孔、目光、波动的情绪,关于鲜花、绘画和古典乐...以及美其本身,并以争议的方式经由美而折射出难以为世俗传统所定义的人类复杂性。爱玛当然有被对位于笼中鸟也如唱歌动听的夜莺。美丽总伴有哀愁和死亡气息,如同月亮也如被定格于旧照片里,美丽的眼睛盯久了也会变得僵硬、空洞,如同直视黑猫或蒙娜丽莎,爱玛身上当然也有一定的反抗性(毕竟黑猫被用来砸动了摄影机)。奥利维拉的电影总是关于旧时代的消亡,后半段会看到现代之物的入侵和欧洲文明的没落(连歌剧也面临消亡)。而山谷和河流总像一个不变之物,即使画外音在叙述着一切,但镜头还是停留在那个河边的远景。
btr2024-04-09 01:32:41
#HKIFF 修复版的色彩太美了。这个Ema比福楼拜的更厉害,「Rose」的原意是被风吹动时的摇摆,而Ema有「一颗摇摆不定的心」。
TWY2021-08-27 00:40:59
只有在电影里,鲜花永不凋零,但是时间... 只有奥利维拉拍摄了没有时间、没有历史的电影,欧洲(电影)史的最后一棒交给了他,于是他镜头下的一切都像不知道身处在哪个年代一般(贝多芬的,德彪西的,或许仍旧是巴赫的?),因为所有的房屋都早已是废墟,只留下鬼影和絮语,但那是多么优美的废墟、鬼影和絮语,以及被幻化为“没有面孔的眼睛”的——艾玛、永远的洗衣工和猫咪。
Ada的B计划2018-12-07 23:59:24
90s十佳。隽永,诗意的音乐性电影,更加认定了奥利维拉和科斯塔”殊途同归“的共性。叙事的完成简直是锦上添花嘛。不过依然有两场戏太干巴巴
雕刻时光2024-03-31 23:46:17
第48届香港电影节第12场。210分钟4k修复版,尽管有着三个半小时的时长,但想要详尽的展现一个女人的各个阶段,并且大量的旁边叙事,显得非常流水账。影像有一种一板一眼的精致。
Lies of Lies2021-08-21 14:28:49
Emma总在拒绝定义,拒绝贤妻良母,拒绝“包法利夫人”,拒绝文化,但也拒绝空洞。像鸟一样,我们不知道她的智慧有多少。
小斑2012-10-21 06:43:23
207分钟太长,旁白简直有完没了,拖垮了其他一切电影语言。女主角眨眼次数过频——演“美之本身“的大忌。台语生硬拗口,露骨到好几段类似于表白说教。让演员对着镜头做戏拉大正面还是挺好玩的。间有小(冷)幽默。不然姐怕真睡死过去 了。
GA2016-10-30 20:11:00
在欧洲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镜子、镜子,漫长的时间里有很多块镜子;女人的腿,情欲的象征;关于性别的讨论,有的很有趣,让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言论……然后,清楚地记得,我睡了三小下
西卡里奥2020-02-22 18:39:01
山谷像一处力场慑住人们,将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都集中外化地展现在这片场域。得益于旁白的填补,运用眼神对视(人物间对视、对镜头的对视),使得即便作为符号的能指人物都可以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与主动,充盈了整个“山谷系统”。旁白与音乐也持续带动牵引着故事发展,提供系统元素前进动力。看过的运用旁白和古典乐最好的电影之一。
火娃2013-08-21 18:14:30
6.0/10。这电影就跟女主角一样:明明长相一般却被人说得有多好似的,不过偶尔流露出独特气质罢了。前100分钟多少是部舒坦的流水帐,后面则完全疲态尽显,配乐很棒、旁白特棒,但这种电影一旦被无限拉长就从好片沦为次片了。
失意的孩子2016-07-25 20:52:27
7.3/10 【203min】其实不算特别长,但当你发现你需要几分钟几分钟熬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一粒家田米2023-03-24 21:24:08
像是一部文学名著的插图,为文学增添了深度和观赏性。15年前我真的看不懂,这个葡萄酒小镇中的任性美女,变成了红颜祸水,你就明白为什么说社会大染缸厉害了
与碟私奔2018-07-23 12:55:53
【补標】看过DVD补標新看 2021-6-5下载DVD画质重新拉片再看 204分钟 Ⅰ,Ⅱ两部106分钟+98分钟
haihai2023-08-16 20:19:24
实在欣赏不来,女主和其他剧中人都像木头人,行动迟缓、表情呆滞,剧情也毫无吸引力,又臭又长,完全就像个催眠文学剧,上部看了一半受不了弃片。比英国拍的文学名著迷你剧差太多太多了。
楊相機2020-02-13 22:22:37
融合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和《一顆簡單的心》,雖然愛瑪是主線,但女僕的大量留白更動人。太喜歡愛瑪和女僕最後的擁抱,兩個極端的相惜。
Cloud-D-Zoro2017-05-18 15:08:53
古典雅致,娓娓道来。美貌对于女人来说总是会引起争议的。他们为何总叫我小包利法夫人?
Samurai2024-01-23 20:20:09
旁白贯穿始终,总在描述爱玛的美貌让人厌烦。一个女人的情史三个半小时实在太冗长了
別有用心美少女2024-05-23 17:34:45
2024 HKIFF AC DCP 4K restored 28$ 港譯:亞伯拉罕谷 我在cimema看過的超長篇+1 Typical narration film 畫外音實在令我頭痛♀️♂️ 本作敘述機制源於淡薄感情對上濃烈性慾之衝突,主線從本家屋子之後到度假屋子中反覆移動,交通工具全被過渡遠景取代,唯一享有速度的是快艇(非常文學式的性高潮隱喻),若以空間上鏡頭語言而言,大概每一片柔焦過度到度假屋外的湖泊就在equal情慾,碼頭與草坪欣欣向榮,Emma的每一個男人面對性與人生總是假借Emma外貌之美勾引之意隱匿自身,恍似一個完全沒有任何主觀能動性之人,每一次都不戰而降,與其相反Emma的美與情慾主張像沾水後上岸不介意沾上砂礫與塵土的腳,每一步彰顯靈動與熱情自由與奔放
丁一2009-03-24 06:26:40
包法利夫人,幽居在空谷,在谷泉不清,出谷水亦浊
FrozenElsa2016-07-04 17:38:55
【7.9】三个多小时的时长其实看的还挺舒服的,但是就是拍的太古典,文艺过头了,像一部大型的文学改编电视剧,基本没有镜头语言,全是固定机位拍摄。原来以为又是一部包法利夫人的改编作品,后来才发现错了。更像是描写一个读过包法利夫人的女生的作品。森微娜绝对绝对的女神!!眼神无敌秒杀一切!
神仙鱼2024-04-02 02:20:54
这种美才能称得上惊为天人。//第一部奥利维拉
嘟嘟熊之父2021-08-31 16:27:47
一眼万年,空洞的目光是因为尝尽了泪珠。在世皆不易,让我们继续排完这场戏。
霸王吃3050岚2024-04-09 09:53:54
203分钟导剪版4K修复,极致的享受,一切都在消逝的年代,现代性降临的夜晚,20世纪最后的古典与美丽,隽永悠长,回荡在亚伯拉罕山谷,每一刻都值得凝神静视。爱情是什么,永远在时空转瞬即逝的路口。
栗子酱2024-04-01 03:00:17
#HKIFF2024 能意识到拍得真的很好,但是观感实在是相当折磨,虽然这么比不太好,但这部电影仍是和《苔丝》相似的价值观去拍女性。意识成长的过程拍得相当有趣,裹挟在各式各样的“凝视”之中,而当成长结束,聚焦于男性各式各样丑恶嘴脸又着实让整个片子乏味至极,近乎于一种行为艺术。
遗失了发夹2024-02-24 15:28:42
语言无法形容你的美。这是一个庞大的故事,借一个女人的挣扎来表现世间悖论。“公正由惩罚维持,荣誉需要权利维持,高尚由傲慢维持,民主由独裁维持。人类是罪恶根源,文明是世界的退化,人类是世界上的瘟疫”
贵久2023-10-23 17:23:41
本质还是话痨片,把爱-欲-婚-性分别撒入一个女子的一生,此艾玛非包法利夫人,她可以随意撩拨身边每个男性的情欲,但却一个也不爱,这次“无爱的包法利”不再以悲剧叙事呈现,奥利维拉呈现的是“用男人的方式讲述的女人”,艾玛情感上的无所着陆与情欲上的旺盛,赋予了她各段关系中的上位与主动,男性反过来被她的美貌带来的欲望所支配,但又不可能甘为人后,让全片成为在山谷这个固定封闭场所内,脱离现实讨论,纯粹的男女性之间情感游戏的争夺、揶揄与对弈,最终艾玛之死,穿过童年,是奔向了自己。影片在既有的文本上,提升了一个形象更完整的艾玛,腿上残疾对应了最后落水,又隐喻了完美的不存在,是现实的落脚点。画面之美与女主的美貌分不清谁更吸睛,只是影片最重要的电影语言是旁白,甚至带引导和解释,配上这要命的时长,还是爱不起来。
难别箱舟2024-01-03 19:50:44
完整流畅,旁白叙事主导,情绪较平淡,鲜花植物山谷的地理展现很切题,森微娜确实如片中所描述的那般美的不可方物
影迷的自我修养2016-04-02 09:17:02
温柔的镜头,舒缓的配乐,浓郁的文学气息,红颜让男人倾倒,让女人嫉妒,让自己薄命
峰峰峰峰2015-08-05 00:05:28
文字画面两相宜,文艺的我内出血。奥利维拉的电影轻轻松松就能降服一大群洋洋自得的文艺笨蛋.....
toolass2016-10-30 20:43:20
2016/10/30 能把偷情拍得这么优雅古典贵族气质,也是没谁了……16:30@资料馆
字母君2021-07-31 11:22:58
站着不动就能制造车祸的女人,微笑着穿过窗帘——古典的魅惑。
seamouse2024-03-31 23:51:17
只有电影节的强制环境,才能在当下让人看完这个文学剧本诵读的现代包法利吧
非了2012-07-09 00:49:43
比《弗兰西斯卡》要好得多。结尾部分画面给出艾玛的死亡经过,解说介绍了卡洛斯的死亡过程,相映成趣。
映桑子2024-04-01 00:13:45
我品味差大众化还不懂欣赏艺术我来骂好吧。HKIFF看3个小时又20分钟版真是感觉是班也没那么难上了牢也没那么难坐了递给我根烟我也就抽了,国产剧评有一句话叫演技不够旁白来凑,这部可能就是表现不够机位变化不愿意动旁白来凑。不过其实想说一开始用男性旁白我就不可能不以对抗意识来审视这个作品,何况你还拿旁白贯穿全程,是觉得男性冷静的嗓音可以当大家“隔着冷静的距离”吗。放到上映年代值得高分但是现在看我不好说,我只觉得我的天才女友的旁白也不让人觉得感性或身体,此外表现女人性解放就是这个人主动用男性视角塑造改造自己的感觉也很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可能男声旁白害的吧,就这样吧,没打一星是因为画面还是值得一星的。女主按理来说经过人生20年了,妆造就变了一次烟熏而已
矢炎宜2021-10-05 11:07:59
贯穿全片的文学化旁白让人略不习惯和跳戏,和《包法利夫人》文本的互涉,再次要问什么要杀死艾玛?